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从新表述新理念解读中国未来发展******
(中共二十大·声音)国际舆论聚焦二十大:从新表述新理念解读中国未来发展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新理念,国际舆论对此高度关注,从报告规划的新蓝图解读中国未来发展路径。
新理念规划新未来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文章指出,二十大报告有不少新提法,包括10年来中国经历的三件大事、中心任务、“三个务必”、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同时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关注到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规划。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下一步发展目标和任务,相信中国将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认为,报告承诺中国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提振科技 “反腐”守护底色
彭博社注意到,报告关注了科技方面问题,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彭博社援引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师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的评论称,报告对科技的关注反映出,创新已成为中国解决经济问题及摆脱对外国技术依赖的重要方案。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说,中共在反腐倡廉方面大破大立,树立了同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正面形象,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厄瓜多尔Pressenza国际通讯社报道称,中共二十大报告呼吁对腐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
聚焦和平合作 传播中华文化
古巴拉美社关注到报告中涉及全球合作的内容,称在和平、安全、发展和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中国批评了霸权主义和暴力行为。该报道指出,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称,报告提到中国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关注报告中关于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及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报道称,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完)
(参与作者:肖玉笛、张焕迪、田冰、张硕)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数据显示,消费市场实现“开门红”。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商务部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推动消费市场实现了“开门红”。
据介绍,春节前夕,商务部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第十版防控方案的要求,指导餐饮、住宿、沐浴、美容美发、人像摄影等生活服务领域的行业协会,及时调整更新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醒会员企业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商务部还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督导落实,指导餐饮、沐浴等重点场所按照属地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助企纾困和促消费政策不断落地,春节期间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明显。其中,餐饮消费表现抢眼。”耿洪洲介绍,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年夜饭消费好于预期,北京市餐饮协会数据显示,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200%。同时,旅游升温带动异地餐饮消费大幅增长,四川异地消费者占比约三分之一,日均消费额同比增长43%,对餐饮消费的贡献达47.6%。
此外,各地结合春节消费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北京开展冰雪节、上海打造‘海派年味’跨年迎新主题活动。黑龙江、浙江、四川等地发放春节消费券,促进节庆消费。天津、江苏、贵州等地举办年货大集,营造节日氛围。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有序恢复,同比增长62.2%。”耿洪洲表示,春节期间,各地还积极创新消费场景,冰雪、文娱、健身、游览等休闲消费快速升温,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深受欢迎,跨区域出行带动住宿消费加快恢复,部分电商平台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倍。
(本报记者 崔兴毅)